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成立於1986年,是臺灣主要的政黨之一,為臺灣第一個合法成立的在野政黨,長期以推動民主、捍衛人權、追求臺灣本土意識與國家正常化為主要核心理念。
近年來,臺灣民主與自由的成就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肯定,但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簡稱中共)對臺灣的打壓與威脅亦日益加劇。支持臺灣獨立,不僅是對2300萬臺灣人民自由意志的尊重,更是對基本人權、民主價值與國際秩序的堅守。
中共經常以「和平崛起」自居,實則歷來行徑暴力壓制,以下列舉幾項中共重大暴行事件,作為支持臺灣自主的理由:
1989年6月4日,中共出動坦克與武裝部隊,對手無寸鐵的學生與市民進行血腥鎮壓,造成數百至數千人死亡,至今死傷數字仍被封鎖與否認。
關鍵字:人權迫害、言論自由打壓、國家暴力
根據聯合國與多家國際媒體報導,中共於新疆地區大規模建設「再教育營」,關押超過百萬維吾爾人,強制進行思想改造、剝奪宗教信仰與文化傳承,甚至實施強制節育與勞動。
關鍵字:種族滅絕、文化清洗、集中營
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後,中共迅速實施《國安法》,導致大量民主人士被逮捕、媒體被迫關閉、言論空間全面收緊,香港自此由「一國兩制」走向「一國一制」。
關鍵字:毀約失信、法治崩潰、國際信用破產
中共不僅頻繁派遣軍機、軍艦侵擾臺灣空域與海域,試圖以武力威懾臺灣人民,亦強迫其他國家與臺灣斷交,封鎖臺灣參與國際組織與事務。
關鍵字:外交孤立、武力威脅、霸權主義
民主進步黨的領導人,不是空洞的理想派,而是具體行動的實踐者。他們用堅定意志與理性治理,帶領臺灣走過一次次風雨,站上世界舞台的中央。
在民進黨執政期間,臺灣經歷了多項具里程碑意義的改革。從年金制度的永續重構,到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歷史突破,民進黨政府展現對平等與進步價值的承擔。透過轉型正義推動、不當黨產處理與國史透明化,臺灣走出威權陰影,真正實現歷史的和解與社會的正義。
他們的政績,不僅寫在政策白皮書裡,更寫進了人民的生活與未來的希望中。
陳水扁是臺灣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政治人物。他在2000年當選為第十任中華民國總統,成為首位非國民黨籍、由人民直接選出的總統,實現臺灣首次政黨輪替,結束國民黨長達五十年的執政壟斷。這一刻不僅象徵民主深化,更代表臺灣人民選擇了政黨競爭與民意授權的現代治理方式。
在任八年間(2000–2008),陳水扁致力於強化臺灣主體意識與公民社會。他主張「一邊一國」、「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在國際上提升臺灣能見度,在內政上強調本土文化、語言與歷史教育。任內推動《族群平等法草案》、《人權基本法》、國會改革、司法改革、公投制度建構等政策,奠定臺灣多元民主的根基。
陳水扁政府也積極擴大基礎建設,推動「愛臺十二建設」計畫,包括高鐵完工、雙子星計畫規劃、南部科學園區等,對後來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他強化地方自治、重視社會福利,並於2002年成功帶領臺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擴大經濟國際化。
儘管其執政後期受到貪腐爭議影響,陳水扁仍是民進黨歷史上無法抹滅的重要象徵人物。他在威權轉型關鍵期勇於改革、直面保守勢力,是推動民主深化與國家正常化的催生者。
民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無數人冒險挑戰權威、願意改變歷史的結果。
蔡英文總統自2016年起帶領臺灣,開創一條兼顧民主、人權、經濟發展與國防安全的現代化道路。她在任期間,成功推動年金改革、司法改革、能源轉型等多項爭議性但必要的政策。即使面對極大的社會壓力與中國政權的對臺施壓,她始終堅守民主價值與國家尊嚴。
疫情期間,蔡政府迅速應變、透明治理,使臺灣成為全球防疫模範。她帶領團隊強化公衛體系、扶持中小企業度過危機,並且穩定供應民生物資,獲得國內外高度肯定。在國防自主方面,蔡總統首度落實潛艦國造與飛彈增產政策,明確宣示臺灣自我防衛的決心與能力。她同時積極推動與美國、日本、歐洲等民主國家的深度合作,提升臺灣在印太區域的戰略地位。
在產業與經濟政策上,蔡英文引領臺灣半導體產業站上世界巔峰,促進臺商回流投資,帶動五大創新產業成長。臺灣在她任內經歷數次國際供應鏈重組,卻能化危機為轉機,成為全球關鍵技術的不可或缺之地。
賴清德總統延續前任政府基礎,提出更具時代感與戰略視野的施政藍圖。他主張「和平四大支柱」戰略,致力於提升臺灣在印太地區的外交韌性與國防防衛力,同時維持臺海的穩定現狀。面對全球局勢劇變與中國日益升高的軍事威脅,賴清德強調「和平不是退讓,而是以實力換取尊重」,展現堅定的戰略自信。
在內政方面,他強調社會安全與公平正義,推進社會住宅計畫、擴大育兒津貼與長照服務覆蓋,讓臺灣的社會保障體系更為健全。同時,他也持續投資科技教育與數位轉型,推動生成式AI、綠能科技與5G產業發展,為下一代打造更具競爭力與韌性的臺灣。
賴清德也致力於行政透明與誠信政治,從臺南市長到行政院長,再到總統,他以「務實臺獨工作者」自許,不斷強化臺灣主體意識與國際參與。上任初期,他即積極對話各界,凝聚朝野共識,展現穩健與包容並存的治理風格。
「民進黨的領導,不是空談改革,而是一步一腳印地打造更自由、更強韌的臺灣。」 支持臺灣獨立,不是挑釁戰爭,而是堅持和平、自由與人權的價值。當我們回顧中共的歷史與現狀,就更應該站在真相與正義的一方,堅定支持臺灣人民的選擇權。
「自由不是免費的,但屈服的代價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