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276
3. 策略模式
Landy.Liu edited this page May 18, 2019
·
1 revision
OOP三个基本特征是:封装、继承、多态。通过继承,我们可以基于差异编程,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满足我们大部分需求的类,可以创建它的一个子类并只改变我们不期望的那部分。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继承很容易被过度使用,并且过度使用的代价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减少了继承的使用,使用组合或委托代替。策略模式使用委托的方式。
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的算法,并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而且使他们可以相互替换,让算法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独立变化。
分析下定义,策略模式定义和封装了一系列的算法,它们是可以相互替换的,也就是说它们具有共性,而它们的共性就体现在策略接口的行为上, 另外为了达到最后一句话的目的,也就是说让算法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独立变化,我们需要让客户端依赖于策略接口。
比较器,旅行路线,固定算法,结算支付方式,登录等,根据用户的需求处理数据的时候需要对算法做出选择(固定的算法,不需要改变的),客户已经有选择,不需要知道算法的具体细节。
- 针对同一类型问题的多种处理方式,仅仅是具体行为有差别时;
- 需要安全地封装多种同一类型的操作时;
- 出现同一抽象类有多个子类,而又需要使用 if-else 或者 switch-case 来选择具体子类时。
通常会结合抽象工厂模式进行使用。
- 环境(Context)角色:持有一个Strategy的引用。
- 抽象策略(Strategy)角色:这是一个抽象角色,通常由一个接口或抽象类实现。此角色给出所有的具体策略类所需的接口。
- 具体策略(ConcreteStrategy)角色:包装了相关的算法或行为。
- 最终执行结果是固定的
- 执行过程和执行逻辑不一样
demo1:简单的使用工厂进行封装策略 demo2:使用注解动态配置策略 pay:具体支付场景
SegmentFault: https://segmentfault.com/u/landy8530
简书:https://www.jianshu.com/u/36a7d3a994ac
CSDN:https://blog.csdn.net/landy8530
开源中国:https://my.oschina.net/landy8530
微信公众号:蚂蚁与咖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