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调试过程可验证、可追溯、可复现
VibeDebug 是一个创新的 AI 驱动调试工具,通过 7 步协议化流程,将传统的"黑箱调试"转变为"透明化、可验证"的调试体验。
- 🔍 协议化调试流程: 标准化的 7 步调试方法论
- 🤖 AI 辅助分析: 智能根因分析和假设生成
- 📊 可视化证据: 实时日志、覆盖率、测试结果展示
- 🔄 交互式确认: 每一步都可确认、回退或跳过
- 📝 知识沉淀: 自动生成调试报告和文档
- 🚀 快速演示: 3-5 分钟完整体验调试流程
truedebug/
├── src/ # JavaScript CLI前端
│ ├── index.js # 主入口文件
│ ├── debugSession.js # 调试会话管理
│ └── apiClient.js # API客户端
├── backend/ # Python后端服务
│ ├── main.py # FastAPI服务器
│ └── requirements.txt # Python依赖
├── demo/ # 演示文件
│ ├── buggy.py # 有bug的示例代码
│ ├── bug_report.json # 示例bug报告
│ └── test_cases.py # 测试用例
├── package.json # Node.js依赖配置
└── README.md # 项目文档
确保你的系统已安装:
- Node.js (>= 16.0.0)
- Python (>= 3.8)
- npm 或 yarn
# 安装前端依赖
npm install
# 安装后端依赖
cd backend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cd ..
如果你需要从 GitHub issue 导入 bug 报告,建议配置 GitHub Personal Access Token 以避免 API 速率限制:
# 方法1: 使用 .env 文件 (推荐)
cp env.example .env
# 然后编辑 .env 文件,设置你的 GITHUB_TOKEN
# 方法2: 设置环境变量
export GITHUB_TOKEN=your_personal_access_token_here
# 方法3: 在命令行中指定
vibedebug debug <github-url> --token your_token_here
获取 GitHub Token 的步骤:
- 访问 GitHub Settings > Personal access tokens
- 点击 "Generate new token (classic)"
- 选择
repo
权限(用于访问公共和私有仓库的 issues) - 复制生成的 token 并设置到
.env
文件中
💡 注意: 配置 GitHub token 后,调试完成时可以选择将调试报告直接提交为 GitHub issue 的评论,实现调试结果的自动化归档。
启动后端服务:
cd backend
python main.py
后端服务将在 http://localhost:8000
启动
安装 CLI 工具:
npm install -g .
# 或者使用本地版本
npm link
# 初始化示例bug报告
vibedebug init
# 开始调试会话 (使用本地 JSON 文件)
vibedebug debug bug_report.json
# 或使用演示文件
vibedebug debug demo/bug_report.json
# 从 GitHub issue 导入并调试 (需要配置 .env 文件)
vibedebug debug https://github.com/owner/repo/issues/123
- 生成最小可复现用例
- 验证 bug 是否能稳定复现
- 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
- AI 分析可能的根本原因
- 提供多个候选假设
- 基于证据评估可信度
- 设计最小侵入的插桩方案
- 针对性收集调试信息
- 平衡信息量与性能开销
- 在沙箱环境运行插桩代码
- 收集日志、覆盖率等证据
- 验证或排除假设
- 生成针对性补丁
- 展示 diff 视图
- 分析影响范围
- 运行完整测试套件
- 确保修复不引入新问题
- 验证所有测试用例通过
- 生成结构化调试报告
- 记录决策过程和证据
- 支持保存到本地文件或提交到 GitHub issue
- 便于后续参考和学习
# 调试生产环境bug
vibedebug debug production_bug.json
# 指定后端服务地址
vibedebug debug bug_report.json --server http://your-server:8000
# 快速演示调试流程
vibedebug debug demo/bug_report.json
# 查看生成的调试报告
cat debug_report_*.md
# 在CI流程中运行调试分析
vibedebug debug ci_bug_report.json --non-interactive
后端提供以下 REST API 接口:
GET /health
- 健康检查POST /api/generate-mre
- 生成 MREPOST /api/analyze-root-cause
- 根因分析POST /api/generate-instrumentation
- 生成插桩POST /api/run-experiment
- 运行实验POST /api/generate-patch
- 生成补丁POST /api/run-regression
- 回归测试
API 文档: http://localhost:8000/docs
vibedebug debug <bug-report> [options]
Options:
-s, --server <url> 后端服务地址 (默认: http://localhost:8000)
-h, --help 显示帮助信息
--version 显示版本号
{
"title": "错误标题",
"description": "详细描述",
"code_file": "出错文件路径",
"error_message": "错误信息",
"stack_trace": ["堆栈跟踪"],
"test_cases": ["相关测试用例"],
"environment": {
"python_version": "3.9.0",
"os": "macOS"
}
}
# 运行演示bug
python demo/buggy.py
# 运行测试用例
python demo/test_cases.py
# 测试API服务
curl http://localhost:8000/health
- Fork 本仓库
- 创建特性分支 (
git checkout -b feature/amazing-feature
) - 提交更改 (
git commit -m 'Add some amazing feature'
) - 推送到分支 (
git push origin feature/amazing-feature
) - 开启 Pull Request
本项目采用 MIT 许可证 - 查看 LICENSE 文件了解详情
- 感谢所有贡献者的努力
- 灵感来源于现代软件工程最佳实践
- 特别感谢开源社区的支持
让调试不再是黑魔法,而是可验证的科学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