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架构:
- 界面:
frontend
- 业务层:
backend
- 算法层:
backend_algo
启动方式:
- 启动(MacOS):
./start.sh
- 关闭(macOS):
./stop.sh
沿用格式,增加安全检测。
- 除头像外链外均为必填字段;
- 邮箱须符合格式;
- 可用外链创建头像。
点击头像,可查看当前用户信息。
运用大模型,根据论文数据库写作论文综述。
- 根据论文综述段落类型及关键词标签,查询论文库生成的向量数据库,用大模型生成段落,可预览Markdown格式的段落和参考文献;
- 根据生成的段落,让大模型拼接生成LaTeX格式和pdf格式的论文综述;
- 上传论文到论文库并向量化;
- json格式导出和导入段落内容配置。
修改:
增加了按照用户存储的写作助手使用历史功能。
- 用户可以新建或切换到已有的写作助手使用记录;
- 可以删除保存的历史记录(若有多个)。
此外,用户可以修改并保存生成的Markdown段落内容。
和大模型进行多轮对话。 可以清除。
修改:
- 根据用户保存历史记录到数据库,登录后恢复;
- 显示用户和模型头像。
修改当前用户的个人信息。
- 修改密码须验证原密码;
- 邮箱须符合格式;
- 可用外链修改头像。
展示所有用户信息;界面中可以删除用户。
- 点击头像可以预览头像大图;
- 详细信息可以显示用户信息;
- 删除用户须验证此用户密码并二次确认。
添加新用户,与注册界面相似。
修改:已删除,现在仅通过“注册”添加新用户。
支持预览Markdown格式的段落和参考文献,且支持预览LaTeX生成的pdf。
非登录状态下,访问index页面会跳转至登录界面。
支持外链头像。
用户的对话历史和写作助手使用历史随用户保存,登录时恢复,登出时清除。
修改:
- 前端本地存储改为后端数据库存储,持久化。
- /users/name/{username}:根据用户名调取用户信息接口,支持GET(获取信息)、PUT(更新信息)、DELETE(删除用户);
- /users/:用户列表(GET)和新增用户(POST)接口;
- /proxy/image:(未使用)图片加载代理接口,支持GET;
- /users/{user_id}:(未使用)根据用户ID调取用户信息接口,支持GET(获取信息)、DELETE(删除用户);
- /users/me:(未使用)获取当前用户信息;
- /token:(未修改)获取token;
- /chat:(未修改,未使用)对接算法层大模型聊天;
- /verify-password:(未修改)验证密码。
修改:
- /users/id_by_username:根据用户名称调取用户ID;
- /save/chat:保存用户聊天记录(PLOT);
- /delete/chat:删除用户聊天记录(DELETE);
- /get/chat:获取用户聊天记录(GET);
- /save/writing:保存用户的一次写作记录(PLOT);
- /create/writing:创建用户的新一次写作记录(PLOT);
- /delete/writing:删除用户的一次写作记录(DELETE);
- /get/writing:获取用户的一次写作记录(GET);
- /get/writing/all:获取用户的所有写作记录(GET);
- /update/writing/{writing_id}:根据ID更新一次写作记录(PUT);
- /delete/writing/{writing_id}:根据ID删除一次写作记录(DELETE);
- /get/writing/{writing_id}:根据ID获取一次写作记录(GET);
- /list/writings:(未使用)获取用户的所有写作记录(GET);
- /writing/:POST,根据输入的段落关键词,查找向量数据库内容,然后两次对接大模型生成段落;
- /writing/output/:POST,根据输入的多段段落文字,拼接生成LaTeX格式和pdf格式的论文综述;
- /papers/upload/:POST,上传论文到论文库并向量化;
- /clear_vectordb:POST,清空向量数据库;
- /chat/stream/:POST,流式返回,对接大模型聊天;
- /chat/:POST,对接大模型聊天。
用户信息保存到数据库,支持增删改查。
用户聊天记录与写作助手历史记录保存到数据库,支持增删改查。
支持用户头像外链,且可扩展配置代理。
论文库支持上传论文并向量化;
关闭时,清空向量数据库,防止臃肿。
支持通过关键词查找向量数据库内容,生成段落。
两次对接大模型生成段落,提高格式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