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开始(点击展开)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ABLingss/NeuroVision.git
cd NeuroVision-git
cd backend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uvicorn main:app --reload
提示:在 Windows 终端中使用 Ctrl+C 停止运行中的服务。
最后更新:2025-09-23
视界智瞳(NeuroVision)是一款面向基层医疗场景的智能化眼底图像综合处理系统,集成先进的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技术,致力于实现眼科疾病的早期筛查、精准诊断与有效管理。系统采用"B端采图 + C端随访"的创新服务闭环设计,打通图像获取、智能分析、报告生成与长期健康管理的全流程,显著提升眼底疾病诊疗的效率与可及性。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高发,眼底疾病已成为导致视力损伤与失明的主要原因。眼底图像分析是实现眼科疾病早筛、早诊、早治的重要手段,其技术水平直接决定诊疗质量与效率。然而,现有眼底AI系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 图像处理能力弱,难以应对基层设备采集的低质量图像
- 病灶识别准确率不高,尤其是对复杂或微小病变的检测
- 缺乏结构化报告与个性化风险评估
- 部署门槛高,维护成本大
- 用户粘性不足,难以形成长期健康管理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AI技术在基层医疗场景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视界智瞳项目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解决上述痛点,提升基层眼底疾病筛查与管理水平。
本项目聚焦基层场景下眼底筛查的智能化需求,面向眼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及高风险慢病人群,构建一套高效、精准、易部署的眼底图像分析系统。具体目标包括:
- 提供高质量的眼底图像处理与分析能力,支持多种常见眼底疾病的准确识别
- 生成结构化、可视化的诊断报告,辅助医生进行临床决策
- 建立个性化风险评估机制,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健康建议
- 实现系统的轻量化部署,降低基层医疗机构的使用门槛
- 构建"B端采图 + C端随访"的服务闭环,提升用户参与度与依从性
- 优化用户交互体验,确保系统易于操作和使用
融合盲解卷积、CLAHE动态亮度增强与多模态匹配策略,有效提升低质量图像下的病灶清晰度和诊断准确性,为基层设备采图提供鲁棒支持。该引擎能够自动处理不同设备、不同光照条件下获取的眼底图像,确保后续分析的可靠性。
针对小样本、高复杂度的真实眼底图像数据,设计C2PSA-SPPF结构,实现八类眼底疾病的高精度识别。模型在测试集中准确率达92.28%,特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识别召回率突破95.4%,显著提升复杂病灶的识别能力与早筛效率。
引入性别、年龄及双眼异构信息构建多模态置信度调节模型,实现高危、中危、低危三级可视化评估,为个性化干预和临床辅助决策提供可靠支持。系统能够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特征,给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风险评估结果。
通过结构化病灶分割与血管连续性重建算法,支持渗出物、视杯视盘等关键区域的高亮检测,实现辅助诊断可视化,大幅提升医生读图效率。医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病变的位置、大小和严重程度,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整合DEEPSEEK等医学大模型,构建从图像上传、智能分析、风险标注到报告生成的全流程自动化诊疗路径。系统能够自动完成图像预处理、病灶检测、特征提取、分类识别和报告生成等一系列任务,显著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
创新提出服务闭环式部署方案——由基层医院、体检中心等B端机构负责采图与初步分析,患者通过小程序完成报告查看、健康管理及复查提醒,打通图像获取、分析、反馈、随访全过程,解决传统AI系统中图像采集难、用户参与弱、诊疗流程断等核心问题,显著提升推广落地的可行性。
系统提供简洁直观的前端操作界面,支持图像上传、诊断可视化、风险等级反馈与交互式查看,提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使用体验。界面设计遵循人体工程学原则,操作流程简单明了,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
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架构设计,主要包括前端应用、后端服务和AI推理引擎三大部分。前端负责用户交互和数据展示,后端提供业务逻辑处理和数据管理功能,AI推理引擎负责图像分析和模型推理。
- 图像采集与预处理模块:支持多种设备的图像输入,进行自动校正、增强和标准化处理
- AI推理与分析模块:包含深度学习模型,实现病灶检测、分类和分割
- 风险评估与报告生成模块:基于分析结果生成结构化报告和风险评估
- 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模块:管理用户信息和访问权限
- 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块:存储和管理图像数据、分析结果和用户信息
- 系统管理与监控模块:监控系统运行状态,进行日志管理和故障排查
- 前端:HTML, CSS, JavaScript
- 后端:Python, FastAPI
- 数据库:SQLite
- AI模型:改进型YOLOv12-cls, 盲解卷积, CLAHE等算法
- 部署方式:支持本地服务器部署
项目采用模块化的目录结构设计,便于开发、维护和扩展。主要目录包括:
├── API_AIservicev1.0.0/ # AI服务API模块
├── Android/ # Android客户端源码
├── B端(包含前端静态资源)/ # B端应用源码和前端静态资源
├── backend/ # 后端服务源码
│ ├── database/ # 数据库相关代码
│ ├── models/ # 数据模型定义
│ ├── routers/ # API路由定义
│ ├── static/ # 静态资源文件
│ └── templates/ # HTML模板文件
├── document/ # 项目文档
│ └── images/ # 文档图片资源
└── 眼底图像分析处理APIv0.0.5/ # 眼底图像分析处理API
- Python 3.8+
- 依赖库详见各模块的requirements.txt文件
- 对于AI推理部分,建议使用GPU加速
-
克隆项目代码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ABLingss/NeuroVision.git cd NeuroVision-git
-
安装后端依赖
cd backend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
安装AI服务依赖
cd ../API_AIservicev1.0.0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
配置数据库
cd ../backend python init_database.py
-
启动后端服务
cd backend uvicorn main:app --reload
-
启动AI服务
cd ../API_AIservicev1.0.0 python API.py
-
访问系统 打开浏览器,输入 http://localhost:8000 访问系统前端界面
支持多种格式的眼底图像上传,包括JPG、PNG、BMP等。系统自动对上传的图像进行格式检查、大小调整、对比度增强和噪声去除等预处理操作,确保后续分析的准确性。
系统使用改进型YOLOv12-cls模型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分析,自动识别八类常见的眼底疾病,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黄斑变性等。分析过程中,系统同时进行病灶定位、分割和特征提取,为后续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基于图像分析结果和患者的个体信息(如年龄、性别、病史等),系统进行综合评估,生成详细的结构化报告。报告包括图像分析结果、病灶描述、风险等级评估和建议的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方案。
系统支持为患者建立长期的随访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风险等级,自动提醒患者进行定期复查。随访记录会被系统保存,便于医生跟踪患者的病情变化。
系统提供丰富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支持按时间、地区、人群等维度对筛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为基层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眼底疾病筛查和辅助诊断工具,帮助基层医生提高诊断水平,扩大眼底筛查覆盖范围。
在体检中心开展眼底疾病筛查,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为体检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作为专科医院的辅助诊断工具,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诊断准确性,尤其适用于门诊量大的医疗机构。
为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提供长期的眼底监测和管理服务,早期发现并发症,降低失明风险。
- 高精度的病灶识别能力,尤其是对复杂或微小病变的检测
- 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能够处理低质量的基层设备采集图像
- 创新的动态置信度补偿机制,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 先进的可视化技术,直观展示病变情况
- 提高眼底疾病的早期筛查率和诊断准确性
- 降低医疗成本,减轻医生工作负担
- 扩大眼底筛查覆盖范围,尤其惠及基层地区
- 促进慢性病管理,降低并发症风险
- 提供数据支持,辅助公共卫生决策
- 减少因眼底疾病导致的视力损伤和失明
- 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配
-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 持续优化深度学习模型,提高病灶识别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 扩展支持更多类型的眼底疾病和异常情况
- 研究更高效的模型压缩和加速技术,实现移动端部署
- 融合多模态数据(如OCT图像、血液检测指标等)进行综合分析
- 开发更丰富的随访管理和健康干预功能
- 提供更多样化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工具
- 建立多中心协作平台,促进数据共享和模型优化
- 开发针对特定人群(如儿童、孕妇等)的专用筛查模式
- 扩大在基层医疗机构的覆盖范围
- 探索与保险机构、体检机构的合作模式
- 开展国际合作,推广先进的眼底筛查技术
- 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眼底健康的重视
欢迎各界人士参与视界智瞳项目的开发与完善。无论是代码贡献、文档编写、测试反馈还是功能建议,您的支持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 GitHub Issues
- 电子邮件: ABLingss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