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320
Description
只是看了第一章,但其中内容,真的很震撼。
因为这是一本 88 年写的书,作者看到的一切,我这几年也几乎都看到了。
可是作者细致的观察,谦虚的分析,以天下为己任的论断,让我佩服。
注意,这么说,不是说我在添政府。
我已经 40 了 ,也没有生活在国内,已经没有这个必要了。
而且我下面也会说一些不好的。但我任然佩服王沪宁的智力、观察、和责任感。
我只是读了第一章,但是书里谈到的很多问题,以及中国政府的解决方案,就是我过去 30 年的切实生活。
其中有好有坏,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但我觉得凡是希望再国内好好发展的人,应该读一读,会对我们现在以及以后的生活有指导意义的。
举几个例子吧!
商品经济
第一章讨论了这个问题,王沪宁的结论是,商品经济可以行程大量的社会自管理系统,从而帮助政府从繁杂的具体事务中脱身,通过间接管理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国民生活。当然,王在美国看到了大量商品经济带来的反面例子,也在书里提到了。
于是在 96 年,政府大量退出各个让当时政府手忙脚乱的领域,其中有住房、教育、医疗、国有企业、农村等等。
于是在这些领域,之后的 30 年,的确生成了大量私有企业,帮助政府处理了大量问题,同时某些人获得了大量的财富。
但是王当年在美国看到的大量问题,在中国一样不少的出现了,
所幸,最近几年,国家又重新开始承担起一些责任。
但这显然和胡温末期大量出现群体事件相关。
再说一个,颜色革命
就在第一章第 5 节边远地区里讨论的问题。
王写两个生活在城市边缘的特殊群体:亚美尼亚人和阿马拿移民地。
这是两个都以集体生活和远离现代化的小型社区。
王仔细描述了这两个社会组织,
亚美尼亚人继续他们的集体农庄生活。
阿马拿移民地的集体农庄发生了私有化、股份化。
重点但是隐晦的说了美国政府对这两个社会的看法,分析了阿马拿移民地的集体农庄私有化的原因:
年轻人被商品化社会吸引,不再相信阿马拿移民的传统,高层集体通知的世袭化。
最终造成了从内部崩溃的结局。
这一段虽然只是一章,但看的时候,我是有些心潮澎湃的。
因为王写这本书的时间点,太特殊了。没几年,苏联结束了。原因也就是王 88 年的分析。
而中国为什么在 89 之后的领导人是稍稍平民化的江、胡,王的这些观察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吧。
毕竟 89 年之后,王一直是最高层的智囊。
全书一共 11 章,我只看了第一章,但我30 年的生命几乎都和王在高层中影响息息相关。
这些都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所以,我想说,这本书值得细看,因为很可能它的作者会继续影响中国社区 3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