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200
Description
经过几天折腾筛选各种markdown软件, 我决定最终还是入坑你这软件好了,那目录功能和代码块功能对我们这半个程序员收集网上各种代码小工具很好用. 自己做的==链接跳转==查找也方便. 你这软件做的功能真是超乎预期.
只是功能太多,反而基本的功能都有点没做顺手.
如,我启用绑定数据源为本地存储的话,编辑本机实际目录群下的Md文件的话,按人情道理,应就有个自动保存时间的设定, 你这却没有,每个打开的文件都要一个个去ctrl+S . 很累. 人家wps 和 office 都有自动保存的. 你这逻辑有是有,但不符大众。
作为半个程序员也认真看过你细心写的说明书,大概了解这软件的架构是, 前端UI 加 数据库couchdb的。 如 连接到 GIthub,码云又是另一种运行模式。 但无论怎么变最终存储点,本身软件 就是要把 单个md文件读出,填到 内部的 couchdb 数据库,在里面索引什么的,用户修改文章,也是先变动 couchdb 数据库里, 再同步到 最终存储点的。不知这理解对不对?
这样中间加了层 存储件 反而 增加了不确定性。 每次我同时打开七八个文件 同时互相参照编辑时,都不知哪个改过哪个没动过的。 突然要出差走人。哪有这么方便一个个去ctrl + s.
你说的云服务的那些,大家都好理解,是不好实时老是去保存。 但本机的数据库也要这么麻烦吗? 一般像我们技术人员,只求存好一个个md文件。 然后一个批处理 压缩打包上传云盘最保险。 下飞机落地后,随便找个电脑就可云盘下载重新布署。 那些什么奇奇怪怪的数据库新技术,一般不怎么内行人不乐意就了解的。
能搞个可以整个系统文件可ftp 上传到 只支持php+apche+mysql环境运行的markdown在线文档库更好。 这样小书匠系统到处可生根。 要使用插件就要付点小费谁都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