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ies: 3 comments 2 replies
-
2024年3月28日,终于在一年的准备下,在我们学校成立了上海开源创新双语头马俱乐部,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TI/国际演讲会)是一个非盈利的教育组织,致力于提高会员的[演讲技巧,该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已遍布142个国家,拥有15500余个演讲[俱乐部,俱乐部会员数量超过33万余人。这也应该是上海第一家高校头马俱乐部,在建立这个俱乐部之前,我是有担心的,这算不算有点不顾正业?另一方面就是,因为这个也是需要费用的,目前第一期的会员是由我的项目经费支持的,后续的延续性的问题。不过我还是很赞同这个俱乐部的理念,和开源的理念很像,希望可以越来越好,我是希望通过另一种形式,让更多的同学去了解开源,而不仅仅是技术的学习,知识的传输。
诚信Integrity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各位老师,今天我又遇到一个困惑的问题,有个学生用新技术做的项目,因为技术比较新,花了挺多时间,但实际做出来的效果确实没有成熟的技术做的漂亮或者做得好,答辩的时候得到质疑,说工作量不够,或者说没有创新,批的非常厉害,这个项目就是用鸿蒙做的,软件硬件云都加上去了,但是还是被答辩老师说这种项目就是一个课程设计,我也知道学生挺委屈的,我自己也存在了困惑,我们是不是让学生稳稳的走走大框架的传统毕业设计就可以了,不要选这种吃力不讨好的项目,确实内心有些矛盾。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今天晚上又遇到一个问题:目前开源的项目越来越多,经常会有一些项目的宣讲会之类的,如何帮助刚入开源的同学们挑选适合他们的开源项目去关注,或者如何引导学生去寻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开源项目,还是说,作为老师,指定一些开源项目,让同学们去了解和关注,如何保证学生的持续性,从了解——关注——贡献的过程。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Uh oh!
There was an error while loading. Please reload this page.
Uh oh!
There was an error while loading. Please reload this page.
-
去年下半年,在开放原子开发者大会等场合,认识了上海杉达学院的祝欣蓉老师,一位非常活跃的高校开源推动者。
依托所在的学校,做了非常多的推动开源的事情,可以参见:
作为同类高校的标杆,共建符合其特点的开源教育体系,让更多的师生加入到开源共创中来,令人期待。可以重点开展的事宜包括:
1、共建标杆类开源教育课程
依托上海杉达学院的特点,选取“开源教育全景图”中适当的模块,和已有的课程或微专业进行结合,推动高校开源教育的落地。
2、在上海开展更多的开源教育活动
依托徐汇滨江、临港等地,开源开源教育相关活动,传播已有的开源教育经验,吸引并连接更多的同类老师。
3、在上海杉达学院开展基于 OpenRank 的开源贡献度评估与激励活动
依托开源平台与项目,通过将 OpenRank 开源贡献度同学分选修、奖学金评定、保研加分等政策进行挂钩,推动高校师生积极参与开源活动。
更多事宜,欢迎随时提出~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All rea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