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 tree Expand file tree Collapse file tree 1 file changed +57
-0
lines changed Expand file tree Collapse file tree 1 file changed +57
-0
lines change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1+ ---
2+ title : VLAN 交换机单线复用
3+ date : 2024-12-21 15:00:00
4+ updated : 2024-12-21 15:00:00
5+ tags : Network
6+ ---
7+ &emsp ;&emsp ; 家里的入户的光猫在书房,书房到客厅的只有一条网线。因此诞生了单线复用的需求,拓扑如下:
8+ <!-- more -->
9+ ```
10+ ┌─────────┐ ┌─────────┐
11+ │ │ │ │
12+ │ Modem │ │ NAS │
13+ │ │ │ │
14+ └────┬────┘ └────┬────┘
15+ │ │
16+ │ │
17+ │ Switch │
18+ ┌────┴───┌────────┌───┴────┌────────┐
19+ │ Port1 │ Port2 │ Port3 │ Port4 │......
20+ │ │ │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
27+ │ │ │ │
28+ │ Router ├──────┤ AP │
29+ │ │ │ │
30+ └────────┘ └────────┘
31+ ```
32+ &emsp ;&emsp ; 交换机 VLAN 配置如图所示:
33+ ```
34+ VLAN VLAN描述 成员端口 Tagged端口 Untagged端口
35+ 1 LAN 2-6 2-6
36+ 2 WAN 1-2 2 1
37+
38+ 端口 PVID
39+ 端口1 2
40+ 端口2 1
41+ 端口3 1
42+ 端口4 1
43+ 端口5 1
44+ 端口6 1
45+ ```
46+
47+ &emsp ;&emsp ; 关于 tagged untagged PVID 的解释,交换机的帮助说的比网上的介绍清楚很多,这里粘贴一下:
48+
49+ 1 . Untagged 将此端口上的流量的出口规则设置为 untagged。在发送数据包之前,交换机会丢弃 tag 头。
50+ 2 . Tagged 将此端口上的流量的出口规则设置为 tagged。在发送数据包之前,交换机会添加 tag 头。
51+ 3 . PVID(端口 VLAN ID)是端口缺省 VID。当端口接收到一个 untagged 包,它将给这个包添加一个带有端口 PVID 的 VLAN tag 并转发该数据包。
52+
53+ &emsp ;&emsp ; 软路由的 Openwrt 配置很简单, LUCI 界面直接新增一个接口 eth0.2 虚拟口作为 WAN 口,原来的物理口 eth0 加入到 LAN。
54+
55+ &emsp ;&emsp ; 简单的来说通过配置端口 1 和端口 2 被加入了 VLAN2,光猫的untagged包进入端口 1 后会被打上 VLAN2 标签(PVID2),被转发到端口 2 送给软路由 WAN 口 eth0.2 用于拨号上网。软路由的 WAN 口(eth0.2) 回程 VLAN2 数据包会在从端口 1 发往光猫时去除 VLAN 标签。这样就通过 VLAN2 完成了拨号功能。
56+
57+ &emsp ;&emsp ; 对于软路由 LAN(eth0) 无标签数据包进入端口 2 后会被打上 VLAN1 标签(PVID1),转发给同在 VLAN1 的端口 3~6。数据包在从端口 3~6 发送给设备(NAS),也会去除 VLAN 标签,反之同理,这样就完成交换机下的 LAN 设备与软路由下其它 LAN 设备互通。
You can’t perform that action at this time.
0 commi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