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repository was archived by the owner on May 7, 2024. It is now read-only.
-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348
This repository was archived by the owner on May 7, 2024. It is now read-only.
[讨论]CODE的下一步 #77
Copy link
Copy link
Open
Description
三位老师~~
CODE现在已经放出来95%以上的功能了. 下一步怎么走还请大家给建议, 来讨论, 当然还是希望大家一起写下去
现在问题
- 维护的力量不足, 涛涛新入职, 需要熟悉新环境; 我在条目组被各种产品需求淹没. 只能利用下班做.
- 我们欠缺一个整体的规划, 清风老师和邢老师都有经验, 不如来做点项目管理? 我对CODE熟悉程度还远不够 🐳
下一步需要做的
我觉得目前应该首要做的是完善现在CODE相关功能, 完善文档, 合适的provisioning等基础设施这些工作. 让用户可以在测试环境中用起来, 甚至可以线上环境用起来. 我列一下我想到的还需要做的事情.
- CODE还有一些点没有拆的很清楚
- douvatar的头像服务, 还没有完全拆出来
- Your session is invalid or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is page to start a new session. #12 说的问题还存在, 我在拆和dae环境登陆相关事情的时候选择了quixote提供的session实现
- mq相关我换成了celery, 还没有测试
- codelive还没有加进来.
- 注册一个code的docker源, 现在只有vagrant的源. 提供给更多选择, 环境配置过程可以和vagrant一样
- provisioning工具, 我准备给vagrant添加provisioning工具, shire-in-vagrant用的是puppet, 我想用ansible. Need a provisioning tool #23 也提到了
- 使用云主机或者vps搭建一个demo. 有一个测试账号体验过程. 但是权限上可以hack一些代码, 不让测试账号做删除之类的操作. 或者一个 http://try.douban.code 给想用的用户提供试用机会
- 添加符合travis-ci最新趋势的技术 - 国外同仁评判一个开源项目, 测试是一个关键点
- 给测试环境添加测试样例, 比如用户跑起来就可以使用test用户登录, 已经有一些默认项目, 有默认的team等.
- 邢老师说的很对. 良好的引导. 无论是安装, 配置, 以及使用指南. 我们现在很欠缺. 我想完整的介绍CODE都有哪些feature, 怎么用, 怎么配置, 场景等. 这个也应该放在README或者WIKI里面, 不需要用户很费劲的跑起来才能看到, 能预览
- 文档. 豆瓣所有开源项目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文档...
- 国际化. 开源, 只靠国内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 我指的是让国外同仁很容易的了解, 使用CODE. 我英语能力有限, 还靠大家了~
协作方式
我想的是
- trello建card做任务安排
- slack(好吧, 自从邢老师离职大家就都不用了~)用来沟通, 讨论.
- 使用github提pr, 代码review(就是有点怪怪的感觉, 自己都不用CODE服务, 来用github会不会是一个槽点, 所以我想和上面提的, 自己用CODE搭建一个服务器, CODE托管到上面, 也做类似github一样的托管服务, 让其他人使用)
新人要求
有点没想到词儿. CODE肯定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 那肯定会有人可以被拉入我们组织. 还请清风老师邢老师联系下CODE贡献者们, 看看有没有兴趣继续.
还有一点就是入CODE团队的要求. 清风老师和邢老师要有经验的多: 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可以拉入组织, 拉入slack, 和我们一样接受日常任务等等
Metadata
Metadata
Assignees
Labels
No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