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ork-5-years/ #414
Replies: 1 comment 1 reply
-
听说自家员工买产品打折,具体打几折哈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1 reply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Uh oh!
There was an error while loading. Please reload this page.
-
p/work-5-years/
大家好呀,我是 Meng小羽,今天是我入职小米 5 周年的一天,也是我正式职业生涯的 5 年,5 年是一个职业发展的节点,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 5 年职场的那些事儿。\n序 还记得 19 年的那个夏天,那时候与我同年级的其他人不一样,我早早的的就拿到了实习 Offer,实习并没有在小米进行实习,我投递并入职了一家机器人公司实习,那时候我来到了北京,虽说之前两次参加竞赛来过北京,但是来到北京还是非常的激动与兴奋,毕竟在四九城工作,当时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说明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n来到北京之后,庆幸实验室的学长正好有合租的位置,也省去了上来先找寻租房的烦恼,可以先准备入职,之后在慢慢看,入职的公司虽说是个初创团队,但是老板和二老板都比较的优秀,同事也是对应行业中相对优秀的人才。\n实习期间,实习的工作并没有那么多的困难和挑战,自己在工作之余,也在熟悉与学习 Go 语言,那时候感觉这个语言很简洁,同时性能也非常的强大,上手非常容易。于是计划着后续做 Go 语言开发的相关工作,事实也确实如此。\n经过 19 年下半年与 20 年上半年的几个月的时间,在实习阶段系统的学习了服务端相关的知识后,于是参加了 20 年的春招,那时候工作还是挺好找的,在 Boss 直聘上传简历并投递后,很快就收到了反馈,最后经过几轮面试,最后得到了几个满意的 Offer,其中就有小米,那时候我对小米的印象还停留在制造手机的手机厂商,对了,还有小爱同学。\n20 年春,准备完毕业答辩,毕业季,由于口罩原因,没能回学校参加毕业典礼,还记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还是通过邮寄的方式“云毕业”的,😂,应该历年来毕业中最简单的一年了。\n入职 拿到毕业证之后就和校招组协商入职时间了,于是选择了大家集中入职的日子,在 7 月 8 号,也就是 5 年前的今天。\n我入职的时候当初由于是应届生入职,有对应的应届生培养计划,当初叫做管培生计划“YOU 计划”,入职的最初的几个月小米对我们应届生做了系统的培训,小米的入职培训给我们带来的感觉是非常的实用、高效的。同时也去除了很多授课上的繁文缛节,带给大家的更多的是讨论与交流。\n那时候还有高管给面对面的培训,还有一些职场基本技能的培训,金字塔原理、结构化思维等等课程,至今对自己的职场包括生活都很有帮助。\n集团的培训当然没有技能的相关培训,但是部门内,对应届生有两个阶段的培训,一个是部门的对应届生的集中业务与代码规范的集训,还有就是我们公司的青蓝导师制度,每一个应届生都会安排一名导师,一起带着做项目,Review 代码等相关的辅导,很荣幸遇到了一位很负责和认真的导师文哥。\n对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们应届生入职后被安排续参观小米手机黑灯工厂、参与小米订单的第一站配送还有让我们连续 3 天去北京的一线门店去站店,去了解一线的工作,目的是让我们了解我们的订单从哪里来,又怎么去流转的。站店的时候我和一块入职的同事选择在了王府井旁边的小米之家,最后一天的站店早早结束之后我们就去了一趟天安门,趁着冬日的夜色一块拍了个合影。\n成长 最开始入职小米的时候是在某部门的系统组,小组给每个应届生都分配了一个系统,记得当初还熟悉了部门开源到 GitHub 比较火的数据库中间件 Gaea ,那时候也是第一次去熟悉真正的开源项目(之前参与了一些民间组织的代码维护工作),感叹 Go 语言的强大以及性能的强悍,同时也是第一次接触到企业级的开源项目,熟悉代码还比较吃力,不过最后还是读了下来,至今有很多的代码设计思想也是阅读这个项目学到的。\n不过后来在系统组有两个月的时间,我就被重新分配到了业务部门,开始从事业务相关代码的开发工作,最开始从组内基建工作开始做起,之后就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练手的项目,之后就作为机动力量开始支援组内的业务开发,也在积累着相关的技能。\n真正自己作为核心开发开始承接项目,算是从第二年,那时候整个小米在战略上专注于服务数字化的建设,也就是服务通专项,自己作为其中的一环担任了一年的核心项目的开发,从 0 到 1 构建起了 C 端服务通的建设。\n小米的售后在整个零售行业都是口碑非常好的,不得不说,我们整个项目组在当年还是下了很多功夫去完成的,相比同行 Apple 的售后对比而言,我们加上生态链的品类,是业界相对来说最复杂也最庞大的售后体系。最终完成米粉售后的全链路的闭环。\n
https://blog.debuginn.com/p/work-5-years/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All rea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