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signed in with another tab or window. Reload to refresh your session.You signed out in another tab or window. Reload to refresh your session.You switched accounts on another tab or window. Reload to refresh your session.Dismiss alert
reacted with thumbs up emoji reacted with thumbs down emoji reacted with laugh emoji reacted with hooray emoji reacted with confused emoji reacted with heart emoji reacted with rocket emoji reacted with eyes emoji
Uh oh!
There was an error while loading. Please reload this page.
-
p/os-file-manage-files/
文件的逻辑结构 设计文件逻辑结构的原则 易于操作 查找快捷 修改方便 空间紧凑 文件的逻辑结构 文件的逻辑结构就是用户所看到的文件的组织形式。\n文件划分为三类逻辑结构:无结构的字符流式文件、定长记录文件和不定长记录文件构成的记录树。\n定长记录文件和不定长文件可以统称为记录式文件。\n流式文件 流式文件是有序字符的集合,其长度为该文件所包含的字符个数,所以又称为字符流文件。\n源程序、目标代码等文件属于流式文件。UNIX内系统采用流式文件结构。\n记录式文件 定长记录文件:各个记录长度相等。在检索时,可以根据记录号i及记录长度L就可以确定该记录的逻辑地址。\n不定长记录文件:各个记录的长度不等,在查找时,逐条查找,直到找到所需要的记录。\n文件的物理结构 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原理 顺序结构又称为连续结构,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文件物理结构,他把逻辑上连续的文件信息依次存放在连续编号的物理快中。\n在顺序结构中,一个文件的目录项中只要指出该文件占据的总块数和起始块号即可。\n顺序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只要是知道了文件在文件存储设备上的起始块号和文件长度,就能很快地进行存取。\n缺点:文件不能动态增长。\n链接结构 链接结构原理 为每个文件构造所使用的磁盘块的链表。使用这种链接结构的文件,将逻辑上连续的文件分散存放在若干个不连续的物理块中。\n间接索引是在索引表所指的物理快中不存放在文件信息,而是装有存在这些信息的物理快地址。\n在索引结构文件中要存取文件时,需要至少访问存储设备两次以上,其中,一次是访问索引表,另一次是根据索引表访问在存储设备上的文件信息。\n索引表的链接模式:一个索引表通常就是一个物理盘快。对大文件就用多个索引连接在一起。\n多级索引:将一个大文件的所有索引表(二级索引)的地址存放在另一个索引表(一级索引)中。\n索引结构的示例–I节点 基本思想:给每个文件赋予一张称为I节点的小表,在这张小表中列出了文件属性及文件中个块在磁盘上的地址。\n文件数据盘快,称为直接盘快。\n该索引指向文件数据盘快,称为一重间接盘快。\n二级索引表,称为二重间接盘快。\n三级索引表,称为三重间接盘快。\n文件的存储介质 存储介质的特点 外存储设备同内存相比较,一般有容量大、断电后仍可保存信息、速度快慢、成本较低等特点。 外存储设备通常由驱动部分和存储介质两部分组成。存储介质又常称为卷。 驱动器的作用是是计算机能够实现读写(及保存、控制、测试)存储介质上的内容。 存储设备有很多种类。如磁盘、磁带、磁鼓、纸带、光盘和内存等。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可同时连接说中存储设备。 磁盘空间由盘面、柱面、磁道和扇区组成。 外存设备存取的过程大致由:读状态-》置数据-》置地址-》置控制-》读状态。 用户对外存储设备的要求 用户对外存设备的要求是:方便、效率、安全。\n在读写外存储设备时不涉及硬件细节,用户直接使用逻辑地址和逻辑操作。 外存储设备存取速度尽可能快,容量大切空间利用率高。 外存储设备上存放的信息安全可靠,防止来自硬件的故障和他人的侵权。 可以方便的共享,存储空间可以动态扩大、缩小,携带,拆卸便捷,可随时了解存储设备及使用情况。 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完成上述要求。 文件在存储设备中的存取 顺序存储设备 磁带就是典型的顺序存储介质。 优点:存储容量大; 缺点:存取速度比较慢。 随机存取设备 磁盘是典型的随机存储设备。\n磁盘一般由若干个磁盘片组成,每个磁盘片对应两个读写磁头,分别对磁盘片的上下两面进行读写。各个磁头与磁头臂之间相连。系统在对磁盘初始化时,将盘片上划分出一些同心圆,作为存储信息的介质,称为磁道。对每个磁道又分为若干段,称为扇区。每个扇区就构成了一个物理快,整个磁盘上所有扇区(物理块)统一编号,从零开始,所有磁盘片的相同磁道称为柱面。\n磁盘上每个物理快的位置可用柱面号、磁头号、扇区号。\n已知物理号,则磁盘地址: 柱面号 = [ 物理块号/(磁头数 X 扇区数) ] 磁头号 = [(物理块号 mod (磁头数 X 扇区数)) / 扇区数] 扇区号 = (物理块号 mod (磁头数 X 扇区数)) mod 扇区数 已知磁盘地址: 物理块号 = 柱面号 X(磁头数 X 扇区数)+ 磁头号 X 扇区数 + 扇区号。 磁头臂只能沿半径方向移动。在访问磁盘时,首先要把磁头臂移动到相应柱面的磁道上,称为寻道。然后等待盘片旋转,使指定的扇区转到磁头之下,实现了对磁道和扇区的定位。最后控制磁头对扇区中的数据进行读写。\n
https://blog.debuginn.com/p/os-file-manage-files/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All rea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