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4
Open
Description
摘要
第一次讨论,全员参与共五人,其中观察员一人。时间2h。初步确定该结业项目目标为一个可复用的制定自修计划的过程而非全局认识,并每人领取认知心理学二级科目主题做初步探索。
背景
组队完成,阳老师建议缩小颗粒度,做认知心理学的自修计划。
过程
-
自我介绍(为个人信息安全,这里不具体复述)
-
jiawen讲述对认知科学的初步探索
- 认知科学的起源
- 20世纪50年代的认知革命(早期对于心灵的探索)认知革命 - 维基百科
-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作为思维的隐喻及调查的工具
- 跨学科属性
- 六个母亲:哲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与神经科学
- 疑惑点:有认知科学的学科设置,是否意味着存在认知科学的基础知识,作为研究认知科学在其他领域研究的底层知识。
- 解疑:认知科学与心理学类比,可以自然接受心理学有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等(研究xx人群的心理的学科),那么就可以理解认知科学有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等(在xx领域心智发生的过程),不同领域关注的点不一样。所以比找到统一的认知科学更实际的方法是就一个小方向切入。
- 认知科学的起源
-
lili
- 对学科设置进行交叉验证(不同学校学科设置、国内外学科设置表)
- 认知科学核心分支学科:认知哲学、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认知计算机科学、认知人类学、认知神经科学。
- 参考阳老师《给自己的教育》的学科分类,最后输出一个表格,生成行动清单
-
珈瑜
- 抛弃传统学科分类,寻找和个人联结最强的子主题入手生成。
- 目标是有一把钥匙给看过BP的大家去用。
- 先开始做,每人分领小主题,计划灵活,不限于学术分析,运用信息分析多交叉验证。
-
升升
- 疑惑阳老师科目分类的由来
结论
- 定为设计“认知心理学”的自修计划,下面二级学科可以自行设计,各自从阳老师推荐的“记忆与学习、决策与判断、社会认知、问题解决”“认知偏差、心智程序、具身认知、信息模型”中任选一个,按阳老师文章里的思路进行探索写出报告,形式灵活,按自己对自修计划的理解任意发挥,周六提交报告并进行小会议讨论。
- 二级科目来源可以在探索中发现记录
- 目前认领情况
- jiawen 决策与判断
- 珈瑜 认知偏差
- 升升 心智程序
讨论
~ 对大家的发言,我总结不到位的可以在issue下补充
辛苦大家啦
CHANGELOG
- 20190103
Metadata
Metadata
Assignees
Labels
No labels